可能尹老太怎么也没想到会付出生命的代价
享年67岁,她生前指标已经转阴,死因是脓毒性休克。在11月份,正是国内多地零散病例多发的时候,而且韩国的疫情也不容乐观,能在这个年纪这个时候前往韩国割双眼皮,一定是个非常爱美的老太太。只是,怎么也没想到,最后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。外交部自国外疫情爆发以来,曾无数次提醒,非必要不要出国,别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,也别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给别人带来危险。
沈阳首例患者去世原因:腹膜炎、脓毒性休克
2月3日,记者从辽宁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沈阳中心获悉:沈阳中心1例新冠肺炎康复患者隔离观察期限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,结束康复治疗和医学观察。当日,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王磊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,这几日陆续还会有新冠肺炎康复患者隔离观察期满回家,预计在3月上旬再次迎来“清零”时刻:所有康复患者隔离观察期满均可回家。 “沈阳中心不惜一切代价挽救患者生命。”王磊石称,2020年12月23日,本次疫情出现确诊患者的第一时间,为了保障患者的集中救治,沈阳中心启动了“腾空预案”,在3天内快速实现了院区整体腾空,提供救治床位758张,设置重症监护病床23张。而针对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患者年龄偏大、基础疾病较多等特点,沈阳中心也快速启动了重症监护病区改造。扩建后的重症监护病床达到70张,充分满足了救治工作需要。同时,集中专家资源,组建高水平救治团队。省级指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、联合多家大型三甲医院组建重症医疗救治团队,全面接管沈阳中心重症监护病区,强化全程跟踪救治。国家卫生健康委特别派驻4名国内顶尖专家,深度参与和指导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工作,形成国家、省、市三级医疗专家及医护团队通力配合、协调联动的救治工作格局。 经过32天的连续奋战,1月24日沈阳中心本土新冠肺炎病例“清零”,患者全部转入康复病区。“沈阳中心对新冠患者采取分层管理,而且分得很细,有的患者存在很多基础性疾病,出现了一些合并症,仍然归到重症组管理。”王磊石称,医护人员在尽全力创造生命的奇迹,用上所有ICU能做到的最先进技术和最有效的方法。本轮沈阳新冠肺炎疫情确诊患者中,大家关注的1例95岁高龄患者,脑干梗塞,长期卧床,无自主能力,为辽宁省目前年龄最大的新冠治愈患者,经团队精心治疗及护理,老人不仅新冠肺炎顺利康复,原发基础疾病及一般状态较入院前均明显改善。 首位确诊患者尹某某去年入院时就为危重型病例,国家专家组和省市专家果断决定启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,1月12日开始患者核酸检测转为阴性,经过国家专家组评估,新冠肺炎治愈后转入基础性疾病和合并症治疗期,在此期间多次进行核酸检测,均为阴性。令人遗憾地是,最终因腹膜炎、脓毒性休克于1月30日死亡。“在救治过程中,我们从未放弃过,哪怕有一线希望,我们就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救治。”王磊石称。(辽宁交通广播)死因不是因为新冠肺炎,而是自身疾病,但不知道新冠肺炎对这个疾病有没有诱因作用?不过也说明新冠肺炎的致死率不高,只要自身免疫力够强,再加上国家对这方面成熟的医疗经验,完全不必担心。